先天性鳃裂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肾衰竭患者的生命线上,不停有血液渗 [复制链接]

1#

#健康夜话#

肾衰竭的患者,不得不通过“洗肾”这种方式来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多余水分。动静脉造瘘术就是将浅表的静脉和深部的动脉相连,便于穿刺进行体外血液循环。这种瘘管成熟后,就成为肾衰竭患者的“生命线”。

01

张老先生是第9个符合造瘘手术条件的患者。他84岁,丧偶,因骨折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还患有尿*症。噩耗接连袭来,只有他的女儿在积极奔走。或许是因为高龄他反应慢,或许是因为久病卧床心情沮丧,每次查房时,老先生都只是沉默地盯着窗外。无论做什么检查、治疗,他都默默配合,不多说,也不多问。常规的术前评估并未发现异常,血管彩超也提示患者符合造瘘条件。很快,就到了手术当日。

尽管翻身、移动都很困难,张老先生还是努力地配合我们,整个手术过程一声未吭。他只是呆呆地看着某个方向,眼神里满是凄苦和无奈。

我小心翼翼地吻合好血管,感觉到了吻合口血管的震颤。正准备缝合皮肤时,我发现手术针所到之处开始弥漫性地渗血,血色淡红,量不大,却是持续的、缓慢的。我开始紧张,“是否有血管破口未缝合”?我仔细检查了伤口,但并没有什么发现。我开始害怕,额头冒汗,心跳加速。“接下来怎么缝呢?”这是我未曾遇到过的问题。请示主任后,我立即寻求外科医生的帮助。

02

几个人一番检查处理后,血还在缓慢地渗着。眼看带血的纱布越来越多,我心乱如麻。

会不会是患者凝血有问题?但凝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是不是因为做血透使用了肝素?但肝素的半衰期不会这么长。那个时候,止血已经刻不容缓。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选择结扎吻合好的血管,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两个小时的努力都白费了,我感到很无助,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怀着殷切期盼的家属。然而更悲哀的是,结扎好血管后,渗血还在持续。针眼里的血不停地冒出、变大、流出。我想到患者之前插临时血透管的时候,也一直在渗血……当时我为什么不警惕、不重视呢?不去想想患者会不会有血液系统的疾病呢?

鉴于渗血量并不大,我们决定缝皮加压止血。尽管心中忐忑,我也只能强装镇定开始缝皮。缝皮针每穿过皮肤一次,就会有更多的血从针眼里渗出来。“血管都结扎了,血总会止住的。”我们互相安慰着。缝合后,我们又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

手术时间从原计划的一个多小时变成了一上午。我们激烈地讨论着,也反复跟患者沟通。他始终是淡淡地点头,似乎这一切都不是发生在他身上。直到手术结束,他都没有哼一声。

03

病房里,张老先生的女儿已经心急如焚。虽然她知道手术有变数,但我还是难以直接告诉她手术失败了。我反复从脑子里搜索可用于安慰的词汇,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

“也许还会渗血……”我的声音显得很犹疑。

“辛苦了,医生!”没等我说完,患者的女儿就礼貌地回应道。随后,她立即跑到父亲床边。他们对视的那一刻,我看到两个人的嘴角都在颤抖。尽管没什么话,但患者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温柔。

不出所料,渗血还是持续了好几天。多日后,总算是止住了。我们不敢再轻易手术,与家属商量后,决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

转院的车上,张老先生依旧保持着沉默。他女儿紧紧握住他的双手,眼睛里满是眷恋。医院,交接手续顺利办完了。进病房前,老先生突然转头看了我一眼。他的脸上有泪珠滑下来。然后,他气若游丝地说了一声“谢谢”。

我愣住了。这应该是他主动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看着他和他女儿远去的背影,我泪如泉涌。

04

那天以后,我再未见过张老先生。只是听说他在做腹膜透析,状况还好。时不时地,医院配药。

那天以后,我比以前更加谨慎,小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因为任何一个小举动,都可能在患者的心里留存很久。

偶尔午夜梦回,那个眼神,那滴眼泪,恍如昨天。是提醒,也是鞭策。

作者:医院丁岚

来源:《叙事医学》

策划:谭嘉余运西

主播:栾兆琳

编辑:余运西

本文来源:健康中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