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肿瘤科、放射科和核医学科的多位专家,正在研究患者何女士的诊疗方案。52岁的何女士三年前因右肺腺癌入院,接受手术和化疗。但今年体检时,又查出左下肺结节增大。由于不明确是肿瘤复发还是有新的原发病,医院将何女士纳入了多学科诊疗管理平台。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徐家行:“这个患者左下肺磨玻璃结节是新发病灶,跟原来的肿瘤可能关系不大,目前这个病灶靠中央,手术再切除肺功能损失较大,首选还是建议内科微创治疗,其次再考虑手术。”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首先就是考虑通过气管镜下做一个再次活检,如果确诊是肺部肿瘤的话,就进入治疗阶段。具体的措施等病理结果出来以后再做具体安排。”活检病理提示为左肺腺癌后,专家团队第一时间为患者安排了经皮微波消融术。何女士原本做好了要再次“挨刀子”、“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没想到由于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三天她就能出院了。患者何女士:“所有跟我这个病有关的整个学科都找过来,针对我的病情做了一个特别的研究。我现在特别开心,我要回家了,真感激得不得了。”医院专科越分越细,各科医生各自为战,患者面临就医时不知道该挂什么科、到科后确诊难、确诊后转科转诊难等诸多麻烦。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年起,医院大力推进多学科诊疗模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每一个专科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但对于病人来说,病情是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地去对病人做一个综合的评估,所以说现在针对于肿瘤病人,我们一般都会采取这种多学科早期介入,全程跟踪的模式。”目前,医院多学科诊疗覆盖的病种包括肺结节、糖尿病足与慢性创面诊疗、胃肠道肿瘤、颈动脉狭窄和肝胆肿瘤等常见病与多发病。病例诊疗所需的所有学科专家,从诊断开始就联合介入,伴随治疗过程始终,为患者提供系统、全面的治疗方案和跟踪服务。多学科诊疗模式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大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去年起,医院大力推进多学科诊疗模式,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一站式解决患者就医需求。截至今年10月,医院各类多学科诊疗门诊已接待患者已超过人次,反响良好。医院正在根据一年来的经验,优化多学科诊疗模式,并推广到更多的试点病种。医院副院长蔡威:“我们的理念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老百姓少跑路,让专家多跑路,为患者能够更大地节约就医成本,提高就医感受。通过这种多学科的联合诊疗模式,也能够帮助我们的专科进一步地融合,也是为了给老百姓提供一个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责编:欧阳谨文融媒体记者:李小雪胡岚涛通讯员:阮哲编辑:沈佩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