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我们整理了近期鼻咽癌患者的病历总结,这几天,其中一位男患者带着复查结果回来复诊,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他的病情。
初次就诊病历回顾
姓名:陈某性别:男年龄:72
主诉:确诊鼻咽癌21天。
现病史:19天前因耳鸣沉闷声,于外院检查提示鼻咽癌并如鼓骨质破坏。
既往史:40余年前患者出现慢性鼻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背出现肿物;1年前因突发双下肢乏力于外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提示脑退化,脑萎缩;对症治疗并行右足背肿物切除术,未行病理切片。既往有烟酒史,具体不详。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子女体健。.07.10鼻咽部CT提示鼻咽癌并颅底骨质破坏,鼻及鼻窦炎症并息肉,颈动脉鞘、颏下多发转移淋巴结,大者20*13mm。0714病理:鼻咽部非角化性未分化型癌。.右肺结节3*2mm。.07.08鼻咽镜提示肿物由双侧鼻咽部肿物近乎堵满双侧鼻咽部,双侧鼻咽部仅余狭窄小孔。
患者初诊时血压/90mmHg,心率81次/分,体重78.8kg。自述有耳鸣,沉闷声,鼻塞口干,双下肢乏力。胃纳差,大便1次,偏稀,小便频,眠易醒,夜尿2-3次,鼻塞。舌象:舌红暗,苔*薄。
脉象:四脉皆弱,阴阳俱虚。
诊断:鼻咽癌并颅底骨质破坏。
治疗过程:患者从年7月31日开始接受治疗,在年8月7日,期间总共治疗了4次时间,患者主要症状鼻塞口干症状大为好转,下肢乏力感明显缓解。后期继续巩固治疗。此次的病程总结也是在7月31日至9月14日之间的治疗汇总情况。
7月31日至8月7日之间的四部脉象主要是阴阳两虚,人迎-1;寸口-1;趺阳-1;太溪-1。取穴也主要是任脉上的穴位(鸠尾,气海,中下脘,石门,关元),以及百会组合穴等头部穴位,阳明经,足三阴经穴位和局部对症取穴等。7月31日的针灸处方为:中脘,梁门,气海,脐小4穴,脐内上1穴,左(合谷,灵枢),右(合谷,灵枢),太冲,百会5穴,人迎,肩井,上印堂,攒竹,右迎香,左迎香,曲池,阴陵泉,关元,左(内关,太渊),左(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2穴),右(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2穴,),左外陵4穴,右天枢4穴,鸠尾,上下脘,左(听宫,翳风),右(听宫,翳风)。
针灸处方分析:先取中脘,调和脏腑,作用似中药中的甘草作用;梁门,加强中脘作用;气海、脐小4穴、脐内上1穴此部位气聚之处,俞老常用,作用为引气生血;左(合谷,灵枢)、右(合谷,灵枢)、太冲,内含四关,另有通鼻窍之用,针对病灶,一举两得。百会5穴,人迎,肩井,上印堂,攒竹,右迎香,左迎香,针对上部脉弱以及病灶处;曲池、阴陵泉,关节部位,全息疗法,又有针对太溪脉弱;关元、左(内关,太渊),针对太溪脉弱;左(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2穴),右(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2穴),以及听宫,翳风,进行局部针刺,加强局部作用;左外陵4穴,右天枢4穴,运用腹针疗法;鸠尾、上下脘,进行收尾。
中药处方:俞老自拟。
继续治疗至9月14日,针灸处方则是利用全身大循环进行治疗加上一些针对性的特效穴。基础穴位为:百会3穴,鸠尾,气海,中下脘,脐小4穴,人迎,肩井,合谷,曲池,胃五穴,三阴交,足三里组合穴等,局部针对性的选取攒竹,迎香,地仓等穴。
.颈部淋巴彩超复查:左侧淋巴结大小为2.2*1.1cm,右侧淋巴结节大小为2.4*1.1cm。
.09.09鼻咽镜复查提示:肿物近乎堵满双侧鼻后孔区,双侧咽鼓管咽口开口欠佳。
与7月份鼻咽镜对比,肿物已经缩小近乎一半!
俞老常言无论多难多重的癌症,都可以按照肿瘤治疗“三步走”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是“缓解症状,解决吃拉睡”、“检验检查好转”、“肿瘤消失恢复健康”。
切脉针灸可以通过四部脉的情况,了解人体经络脏腑的气血虚实情况,从而对症下针,一个穴位一个开关的针对性治疗,首先解决患者吃拉睡的问题,一个人能吃能拉能睡是病情好转的关键。这样患者就脱离了危险,生命也就得到了延长。接下来再继续针对肿瘤进行治疗,一步一步使患者恢复健康。
俞云教授简介
针灸治癌第一人;切脉针灸创始人;医院主任导师;广东省针灸学会切脉针灸委员会主任委;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癌症六十年。
年受邀来到医院,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中医,传授“切脉针灸”,培养了一大批熟谙经典、技术精湛的中医人才,为此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首界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