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养猪业由分散饲养向集约饲养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饲养数量的增大,饲养密度的提高,发生动物疫病的风险伴随加大。风险主要来自从场外引种、内部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不到位几个方面。规模养猪场如果发生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不仅使猪场效益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对某些病的净化难度增大,甚至猪场存在倒闭的可能。根据甘肃省规模养猪场疫病防控现状,以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降低养猪场动物疫病风险,提出以下养猪场动物疫病风险防范建议。l、规模养猪场场址要符合国家规定
1.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m以上;距离动物诊疗所m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m;
1.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m以上;
1.3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m以上。
2、坚持自繁自养,防止疫病传入
猪场应每年对母猪、公猪的健康状况进行抗体的检测,对隐性带病*的公、母猪要坚决淘汰,防止疫病传播给仔猪。只有建立健康的母猪群体,才能繁殖出健壮的仔猪。通过自繁自养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引种不慎而将疫病传人猪场的风险。
3、慎重引种,规范检疫
按照农业部规定的病种,分别进行检疫,对引入猪种隔离饲养观察30d以上。再进行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疾病的疫苗免疫。10d后再转入猪舍;对引入的种猪最好经实验室检验确定健康后再混群。目前大多数猪场引种时只注重隔离观察,而不注重实验室检测。有的猪场既不隔离、也不检测,就直接进入猪场。实际上很多猪只是疫病病*携带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这样不进行实验室检测就进入猪场,极有可能造成疫病的传入。所以只有规范做好引种的隔离检疫工作,才能有效防止疫病的传入。
4、科学免疫
4.1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猪场应根据本场往年的发病、周围疫病的流行情况及抗体水平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按程序及时做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同时做好本场常发病的免疫工作,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4.2加强猪群抗体监测。目前对猪病*性疫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控制和根除病*性疫病主要采取疫苗注射。为确保免疫效果,猪场每年应对免疫效果进行检测,及时了解猪群免疫抗体水平,掌握疫病动态,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减少发病率。
5、注重饲养管理
5.1保育舍和肥育舍实行“全进全出”制,可以做到下批猪进入前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能有效地控制各种疫病的交叉感染。
5.2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天要保暖,合理的饲养密度,注意通风,保持猪舍内空气清新:保持猪舍干燥:尽量减少因炎热(寒冷)引起猪体应激的危害。
5.3各阶段猪均应供给营养全面、新鲜、无霉变的饲料,有清洁充足的饮用水。
5.4公母猪每年应驱虫3次,育肥猪不少于2次,夏季做好灭蝇灭蚊工作。
5.5每天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问题猪要及时治疗,对僵、弱、无治疗价值的猪应尽早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6、加强环境和猪栏的卫生消*
6.1做好环境卫生消*工作能有效降低猪场环境和猪舍内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以减轻猪群感染的机会。
6.2加强周围环境卫生和消*。每周对猪场内周围的道路,粪沟、水沟等进行彻底的清扫,清扫后进行消*。消*时应注意消*药的浓度和喷洒湿度,确保消*效果。
6.3猪栏的卫生和消*。猪栏内必须每天清扫2次,清除猪栏内的粪便和排泄物,经常保持猪栏的清洁干燥:每周进行带猪消*2次,消*前应进行清扫干净,消*液应现配现用,注意消*液的有效浓度。并建立消*档案。对进出猪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后方可进出,从而切断传播途径。
6.4对饲养场周边环境加强消*,做好外环境杀虫灭鼠工作,防止昆虫等媒介带入疫病。
7、规范疫情报告
猪场发现猪死亡等情况,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8、规范猪粪便及废弃物的处理
搞好猪粪便及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消除可能引传染病的微生物,防止传播疫病。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要严格按照国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粪便等废弃物相应的处理设施,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及时联系得到当地农牧主管部门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9、规范处置病死猪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病死猪必须采取“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场应由专人负责处理,要求埋猪坑的深度不少于1.5m,覆土厚度不少于0.5m,并用生石灰在病死猪上覆盖一层,坑的周围进行消*。同时预防病死猪被偷盗的现象发生。处理完后应对用具进行清洗、清*,人员更衣后才能进入猪场。
来源:互联网。本平台资料仅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给小编点“在看”哦,或转发分享到朋友圈。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小编不需要大家打赏,只希望您在文末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