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一名新生男婴后脑勺
竟然长出一个“小尾巴”。
令家长担忧的是,
“小尾巴”在孩子出生后
竟然慢慢变大。
2月24日下午,记者从中医院神经外科颅脑肿瘤专科获悉,这名宝宝在出生十天时顺利接受手术,成功“甩掉尾巴”,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后脑勺长“尾”实因脑袋有裂缝!
“医生,我儿子后脑勺上长的是什么怪东西?!请您救救他!”春节前,年轻的潮汕父亲小丁,抱着出生仅7天的宝宝冲进了中医院南院。原来,宝宝出生时,后脑勺位置自带一个“小尾巴”,约小拇指大小。小丁发现,孩子的小尾巴每天都在变大。
“这个宝宝得了颅裂合并脑膜膨出,必须尽快手术。”神经外科主任,颅脑肿瘤专科主任邓跃飞告诉小丁,孩子后脑勺的“小尾巴”其实是从裂缝中膨出的颅内容物。通常来说,如此小的宝宝手术风险较大,但孩子必须尽快手术。否则,由于新生儿生长发育较快,随着肿物快速增大,头皮越撑越薄,肿块可能被撑破,脑脊液流出会导致颅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十日龄宝宝手术不易做身患先心病风险高
为了救回宝宝的命,小丁一家要求尽快为他做手术。丁宝宝年纪太小,接受全身麻醉和手术切除有高风险。同时,“小尾巴”周围的颅骨缺损且头皮菲薄,肿物黏连,要想完整分离并切除肿物,难度很大。
年2月8日,丁宝宝出生第十天,医生为他进行了“枕部肿物切除+硬脑膜修补术”。邓跃飞主任医师沿着肿物边界小心切开头皮,细致、耐心地分离肿物与正常颅脑组织的黏连部分。每一步都需要充分止血,帮孩子“节约”血液。
孩子的头皮娇嫩,面积太小,医生又像“绣花”一样,修剪并逐层缝合头皮。
术后婴儿入住NICU,目前婴儿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愈合良好。在中医院神经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心内科等多学科的精心治疗下,婴儿已经能正常喝奶,准备出院回家了。
专家提醒:或因孕妈没补够叶酸
医生介绍,颅裂合并脑膜膨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属于脑膨出的一种。丁宝宝由于先天性颅骨缺损,颅内容物经此缺损向颅外疝出。
目前认为导致神经管闭合不全的因素较多,其中,妊娠期叶酸摄入量不足是公认的致病因素。这些病变不仅影响患儿外观形象,也会影响生长发育。
医生建议,要避免丁宝宝这样的遭遇,孕妇应常规服用叶酸预防发育畸形,此外要定期按时产检、及早发现发育畸形,尽量避免缺陷婴儿出生。
出生的婴儿如出现脑膨出,医院诊治,通过做B超、CT及MRI检查,可以明确发育畸形的特点及严重程度。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婴儿的全身情况制定具体治疗方案。如孩子无明显心肺疾病等手术禁忌症,越早采取手术修复畸形越好。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吴洋
责编:唐敏
监制:张袁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