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发生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房屋墙体出现裂缝或倾斜的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1)受地域条件影响,因河南省东南部,这一带的地层结构分布较为复杂。地表下2~2.5m多为粉土或淤泥质粉土,加上温差变化较大和地基不均匀沉降使这一地区的工程地质特征普遍较为软弱,如周口市区地下1.5~3.0m为软粘土,具有高压缩性,土的压缩模量Es=(3.5~5)MPa,地基承载力fak=(70~)kPa,多数fak=(80~)kPa。(2)地基没经过钻探,地层结构不均匀。(3)居民房屋地基基础间距不够,有的甚至一家基础压在另一家基础上,先建的房屋因受力发生变化而墙体发生开裂。(4)地基承载力不够,设计标准低,现有承载力标准值小于原地基承载力标准。
处理方法及措施
多年来我们先后对近百栋裂楼问题做了加固处理,所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生石灰砖碴挤密桩法,通过对所处理过的地基各项指标的对比和分析,经多次请地基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发现这一方法是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而且工程造价低廉,施工进度快,机械设备灵活方便,不需大型机械,无污染、无噪声,且能快速提高地基承载力,有效改善地层的不均性,对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建筑物开裂具有一定作用。
加固方案设计
1生石灰桩设计
(1)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沿建筑物基础两侧布置石灰桩,增加基础承载力,减少沉降。(2)生石灰桩的设计参数,根据地层情况,桩长基底下3.0m,桩径mm,桩间距1.0m。(3)材料配制:V(生石灰):V(碎砖碴):V(中砂):V(水泥)=4:3:1:1
2局部增加基础
裂缝大都集中梁端下墙体,为了保证梁底基础不再继续下沉,梁底基础外侧增加0.8~1.0㎡,基础厚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50mm,混凝土标号、配筋与原基础一样,为了减少基础下土体下沉降,为此又在新增基础下面增加了生石灰桩。
3增加构造柱
由于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计,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在梁端和建筑物四角增加了构造柱,为了保证增加构造柱后受力均匀的构造柱生根,在构造柱底部沿纵墙方向增加了一个3m长的梁。
◎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