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鳃裂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再认识y2m5olld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再认识


21世纪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份额上升,农业所占份额相应下降,服务业所占比例也在开始大幅增加。经济结构的这种基本变化引发了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使农民增收。在结构调整中,应促使资本和劳动力自农村向城镇转移,并为人们提出各种假说来解释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条件。


    1.国内市场需求假说。在国内最终需求中,依据恩格尔定律,食物消费需求随人均收入增长而下降是农业份额和生产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1998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城市已下降到44.5%,农村也降到53.4%,分别比1985年下降了7.7%与4.4%。可见,食物需求的增长速度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落后于收入增长速度。


    2.国外市场贸易假说。在国际贸易中,随着资本和劳动技能的积累,引发了比较优势的变化,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3.科技创新替代假说。农业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新技术的出现也在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变化,从而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经济的增长因素,主要是农业资源再配置。这其中需要技术更新、知识更新、品种更新与之配合。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条件,首先是国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带来了需求结构的变化;其次是农业生产中由于土地、劳动和资本及有关中间产品投入的技术变化,带来了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需求结构方面向非食品消费的产品转化,这种需求变化导致了结构调整的发生。在结构调整中,农业内部与产业间的增长率有着不均衡的一面,因此形成了各业间相互依赖型的约束。农业结构调整,维持产业之间的正常比例,缩小城乡收入及各业的平衡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生产率不平衡增长使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变,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形成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诸多原因之一。农业结构调整能够促使农业生产率提高,其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按比较优势进行资源再配置。


    在农业生产经济活动中,技术进步速度相当一部分是由该部门内部诸种经济变量而引起的。为了实现农业资本内涵及技术变化的潜在效益,农业技术进步必须有一个高投资率,在内部生成的技术变化实践中,知识更新是农业投资和产出增长率的关键因素。在农业生产率、增长率和产出率之间的合理化进程中,知识更新常被理解为内生技术变化的生产率增长效应。知识更新使产出增长加快,从而促进技术更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