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泌尿外科运用可进辅助器械的单孔腹腔镜成功为一名3岁男童实施了左侧交通性鞘膜积液手术。术后患儿恢复效果良好,3天后治愈出院。近期,患儿吐尼亚的家长偶然发现孩子左侧阴囊肿大,平卧时可缩小。1月5日,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经诊断为:左侧交通性鞘膜积液。它是由于精索部位鞘状突在出生后未闭合,造成腹腔内液体流入阴囊的鞘膜囊内,鞘膜积液时大时小是其主要特点。经讨论,医院泌尿外科援疆专家谢波副主任说:“根据病情,可给该患儿行可进辅助器械单孔腹腔镜下交通性鞘膜积液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此技术于去年11月谢波副主任就带领团队在医院成功开展了首例,镜下用时20分钟。因为该术式切口极其微小和隐蔽,愈合后会看不到瘢痕,所以又称“无瘢痕”高位结扎术。1月8日,手术如期进行,在谢波副主任的指导下,由游泽宏主治医生主刀,刘传伟医师为助手,为吐尼亚顺利开展了“可进辅助器械单孔腹腔镜下左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手术中在患儿的左侧内环口旁做一个直径约0.2cm的小口,再从肚脐处做一个约0.5cm小口,在显示屏直视下行左鞘状突高位结扎,疗效非常确切。镜下手术时间40分钟,术后三天出院时,患儿的小切口已经基本无疼痛感,只留下2个“芝麻”大小的针眼,数日后会看不到瘢痕。据介绍,小儿鞘状突未闭引发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等,并非由于腹壁肌肉薄弱而致,因此,大多数患儿只需要单纯行高位结扎即可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很长一段时间内,经腹股沟区外环处入路的单纯鞘状突/疝囊高位结扎术被公认为是标准术式。但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外科开放手术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如需要进行对腹股沟区的解剖,创伤大,恢复慢等。
随着腹腔镜手术得到广泛的发展应用,微创手术治疗也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先后经历了三孔腹腔镜→双孔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可进辅助器械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鞘状突高位结扎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隐蔽,对患者创伤小、疼痛轻微、几乎零出血,单纯高位结扎鞘状突而不解剖输精管和精索血管,避免医源性创伤的发生,缩短了手术及麻醉时间,具有术后恢复快,以及术后美观等优点,除此之外,还能够探查对侧内环口情况,从而在不增加腹壁切口和手术器械的情况下,可同时处理两侧病变,手术时间缩短的优势也更加明显,并且避免了患儿因隐匿性斜疝而再手术的痛苦。且可进辅助器械的单孔腹腔镜,可在辅助孔中进入抓钳,更加方便术中操作,使手术更精准更快速完成。
谢波副主任提醒道:一般而言,1周岁以内的小朋友,腹膜鞘状突还有闭锁的可能,就是说,鞘膜积液还有自行消退的机会。如果鞘膜积液体积不大、张力不高(摸上去软软的),可以先观察,等到1周岁以后如果还没消失,那自愈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医院就诊,必要时手术治疗。如果鞘膜积液张力较高(摸上去硬硬的),可能会影响到睾丸的血液循环,严重的会导致睾丸萎缩,这种情况建议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编辑:*叶
终审:杨阳
精彩回顾共建医联体合作谱新篇
医院注重打造五大中心“医联体”合作典范仁心写大爱,医术暖边疆!医院傅松龄医生半年内让20名先心病患儿重获新生生命告急!医院专家连夜跨越近公里开展生死大营救医院医共体召开*支部书记抓*建工作专项述职大会带着光亮,驱散“黑夜”我们在风雪中等你!——记医院防疫“守门人”风雪砺精兵苦练强本领
医院组织开展冬训野营拉练南疆首例
医院成功开展ECG腔内定位技术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