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宝宝每一天的变化她们都能清楚的知道,都说关心则乱,有时候孩子一点点的异常都会让她们着急上火,一激动就会做错事。妈妈看见儿子耳朵上的小洞就去挤,却没想到把孩子推向痛苦的深渊,真是遭罪。
宝宝耳朵上突然多了个小脓包,看起来一点都不雅观,琳琳洗澡时看到自己孩子耳朵上多了个小洞,就自己拿手去给孩子挤,以为是长了个痘痘,挤了些脓水出来,以为没啥事了。
没想到孩子的过两天就开始发烧,耳朵发炎红肿,一直哭闹,吓的琳琳医院,医生说琳琳这可是好心办了坏事,孩子这是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患者平时除仅感到局部刺痒外,有时轻轻压挤小眼周围常有少许微有些臭味的白色分泌物。瘘管开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在耳廓之三角窝或耳甲腔部。孩子患上这个妈妈可不能大意,更不能用手去挤。
很多老人家把这个称为“聪明孔”,说这个小洞是有福气的象征。但是这个可是个定时炸弹,没处理好就会随时爆发。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影响,但是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不能用手去触碰这个,别让孩子因为遭罪。
耳前瘘管小贴士:
不可挤压。有的时候少许分泌物流出来,如果家长积极主动挤压,容易造成本来是轻度的感染扩散,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不可用尖锐的物品掏耳洞。因为这个窦道的分泌物不是用掏能掏的出来的,而且尖锐物品容易刺破窦壁,形成新的窦道,引发感染加重。
如果有过感染,建议还是尽早手术。千万不要觉得控制好了感染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因为有过感染的耳前瘘管其实就已经是休眠火山甚至是活火山了,感染次数越多,切开排脓次数越多,一次性彻底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就会下降。切不可冒险,给孩子造成反复的痛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