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家四口一起来看病:
男士,73岁,患有阑尾黏液腺癌,为复诊患者;
女士,69岁,初诊患者,调理身体;
儿子,45岁,肠息肉复诊患者;
儿媳,52岁,初诊患者,调理身体。
5年前,这位大爷检查出阑尾黏液腺癌,经朋友的亲戚介绍,于我处就诊开方吃中药。
图片非患者本人,仅做展示儿子有长期吸烟喝酒史,平时爱吃甜食,去年一天大便七八次,胃肠镜发现多发肠息肉、胃糜烂,做了息肉切除手术。去年吃过一段时间的汤药,效果很好,息肉一直没长,但后来因疫情严重不能来京,暂停了中药。
现在症状为胃胀,爱打嗝,乏力,睡眠差,口苦,口气重,胸闷,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现在疫情放开,再次来京调理身体。
其实这个患者主要是体质湿气太重了,就像一块沼泽地,不调就容易长不好的东西,包括息肉、肿瘤,而且血管还容易堵。特叮嘱患者虾蟹不要吃,生的凉的不要吃,甜食别吃。
这位女士是第一次看诊,反馈自己脾胃消化吸收不好,食欲差,吃饭不香,偶尔口苦,胃胀,胃疼,睡眠也不好,眼睛干涩。结合问诊、把脉、舌诊,告发现患者脾虚气滞肝郁比较明显,需要进行调理。
儿媳主诉免疫力差,发过烧,现在头疼、关节疼、腰疼,乏力,睡眠差,出汗多,脾胃不好,随家人一起来调调。
图片非患者本人,仅做展示我们说癌是一种状态,预防远远治疗。防癌就要改变身体的癌状态,包括亚健康阶段的调理、胃肠息肉等癌前病变的治疗等。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患者痛苦少,治疗效果好,复发转移率低,而且还能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家庭负担。
中医药在防癌抗癌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而且随着大大小小健康科普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中医药的优势,防癌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尤其是癌症病人的家庭人员防癌意识要明显高于普通家庭,这让我们倍感欣慰。
很多人不重视囊肿、息肉,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没有肿瘤对身体的影响严重,但从中医角度上讲,已经是身体环境失衡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身体是健康的,气血都是充足的,为什么还会长囊肿和息肉?
如果人的肝气不畅,就会影响气机的运行,气的运行受阻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损伤脾气,损伤心气。如果心气受损,会影响血液运行,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血瘀,容易长各种结节、囊肿、息肉。
因此,这种不健康的身体状态一定要调整,防止当作癌症发生的温床。不过,大家也不要一看见囊肿、息肉之类就胆战心惊,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恶性的情况相对较少。只是如果是恶性的,落在谁的身上都是百分之百,因此,一定要重视。除了调整身体环境外,饮食、作息、心态等都要调整好,定期体检,防止延误病情。
更多抗癌故事,可点击下方蓝字阅读:
1、发现“乳腺癌早早期”的河南患者,后悔当初没做这件事!
2、一个胆囊癌患者的翻盘:带引流管,预言活3-5个月,已经活了4年!
3、中医治疗VS西医治疗,哪种治疗方式效果更好?你有这样的疑惑吗?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