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鳃裂囊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技术相继落地,封开县人民医院以创新驱动
TUhjnbcbe - 2024/7/6 16:45:00
<

拥有新技术,开展新项目

医院医疗技术水平

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更能让当地患者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近年来,在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下,医院运用高精尖医疗设备和技术使疾病的治疗更加精准化。近期,医院再次取得最新成果。

日前,

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其中两例为冠脉内支架再狭窄)患者

在冠脉心管内超声指导下

被成功实施精准冠脉内介入治疗。

医院心血管内科胡洵教授(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莫建红(右2)、医院医师岑景涛医师(右3)为患者运用血管内超声(IVUS)精准化指导冠脉介入治疗。

上述病例是医院

首次把冠脉内超声技术

应用于精准冠脉内介入治疗,

这也标志着该院已具备运用

冠脉内血管超声指导冠脉内支架

精准植入治疗的能力,

使手术更客观、更精准、更安全。

其中,50岁患者刘大叔因“胸痛10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前壁心肌梗塞可能。完善心功能、心梗标志位、肾功能等指标及相关术前常规筛查,排除手术禁忌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并取得同意后,于7月25日成功在冠脉内血管超声(IVUS)指导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

据了解,IVUS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再通过高密度螺旋扫描,可以清晰获得整个血管内腔和管壁的横断面图像,从而直观地帮助心血管介入医生全面准确地诊断血管狭窄病变的结构和性质,指导介入治疗过程的精准实施,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更为充分的评估。

近期,

微创肝脏外科技术也在封开县首次应用。

一位79岁男性患者,主诉反复右上腹胀痛3月余,予保守对症治疗无明显缓解。入院后完善CT检查:右肝多发囊性占位,最大者16.4cm×12.7cm×15.2cm,囊壁可见强化结节,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待排。经MDT讨论及评估具有手术切除指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取得知情同意,于6月7日进行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肝脏囊性肿瘤切除)、右前叶部分切除、肝S5段肝囊肿开窗、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良好,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胆漏等并发症,术后10天治愈出院。7月23日患者在门诊复诊,胸腹部增强CT影像学复查未见异常。

患者康复出院与普外科手术团队合照。

“该例患者是封开县及本院首例运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的患者。”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手术取得成功,反映了医院普外科已具备采用微创肝脏外科技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能力。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

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追求卓越技术,

才能更好服务百姓。

在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下、医院托管下,医院逐渐走出一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切实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为群众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提供“硬支撑”。

来源:南方+记者唐锦洪健康肇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技术相继落地,封开县人民医院以创新驱动